作者:內幕君
來源:地產風聲(ID:fangshi488)
1 元旦節前,一條關于萬科招人標準的信息流出,狗蛋看完直呼“我不配”。
標準有四條,被圈內簡稱為“萬科四不要”:
不要萬科離職員工; 不要近三年(2019-2021)在恒大、碧桂園、新城任職的(高周轉); 不要在泰禾、藍光、寶能工作過的(爆雷); 不要職業經歷中有兩段少于2年的。
像狗蛋這種年輕時不懂事跳槽多了點的,首先就被排除了。
不過據內幕君所知,這肯定不是一棍子打死的事,人力招聘不可能一刀切,萬科有城市公司還能進碧桂園的人呢。
狗蛋無法理解,高周轉或者“爆雷”企業出來的員工,為什么要被“歧視”。
最近在重溫《喬家大院》的他說:喬致庸他哥跟人爭做高粱霸盤,最后資金鏈斷裂一敗涂地,這事兒最多只能怪到掌柜身上,是他們勸不住東家,怎么能怪普通打工人長栓呢。
自家地主不行,這已經讓長拴那些長工們挺郁悶的,最具話語權的隔壁地主被傳“不要”他們,同行如果跟上節奏,簡直雪上加冰雹。
萬科的人事政策中有一條叫“歡迎好馬吃回頭草”。
像萬科早期的才子馮佳,就曾經三進宮。毛大慶離開時,王石也通過媒體喊話表示,隨時歡迎毛大慶回來。
時移俗易,別說三進,“二進宮”的門檻都被加高到天花板位置了。
就算沒在“四不要”范疇,想摸到行業老大家的門檻,有的時候不比李白登蜀道簡單。
去年,狗蛋前同事受邀,參加萬科南方區域某城市公司面試,對方要招計劃運營人員。初面就讓這位小伙伴“社死”。
HR云淡風輕地說,我們這個崗位目前在崗的,很多都是海歸,有哈佛的。其它的,至少本碩都是“985”。
言外之意很明白,小伙伴碩士985,但本科不是,沒達到他們的招人門檻。
小伙伴攥著簡歷,內心千軍萬馬奔騰而過,想著:您主動電話邀約我來面試,就為了告訴我不符合要求?
我們把三年內有萬科從業經歷的人都辭退了,以后嚴禁再進有萬科從業背景的人。
受傷的總是打工人,不知道這位老板是不是玩真的。
不過他“制裁”的方向錯了,他們公司應該更硬氣的,把萬科拉入黑名單永不合作,然后永不錄用萬科高管們。
20天前,恒大?;◢u建筑群入選“中國十大丑陋建筑”,上榜理由是“形態怪異雜亂,是炫富、媚俗文旅項目的典型”。
這個對標迪拜棕櫚島的項目,合作的各領域頂級設計師就有600多位,被評“丑陋”,肯定不是設計師水平或者審美不行。
許老板全程沉浸式參與,從構思到親自手繪規劃草圖、選擇業態,甚至是外立面的造型和線條,他都事必躬親。有媒體就說:
元旦前一天,恒大財富發文明確調整兌付方案。文件提到:
自2018年4月1日起,擔任過恒大集團副總裁及以上職務的人員(含已離職),以及其親屬(配偶、父母、子女),所持有的合同約定的投資產品暫不兌付。
一位前恒大員工告訴狗蛋:人家早就退完了。
萬科應該“歧視”這些率先撤退的高管。
以前黃金時代或白銀時代,房企之間招聘或業務對標時,就存在一串鄙視鏈:綠城、龍湖等看不上碧桂園、中梁、祥生,華潤商業地產看不上寶龍商業地產,中駿看不上禹洲……
總之,品質好一些的看不上糙的,30強的瞧不上50強,50強瞧不上100強。
就連萬科,也曾經被鄙視到塵埃里,綠城老宋一度瞧不上它。
2010年左右,他去看過杭州萬科項目后,說出的話直戳老王的天靈蓋:我們要是造出那么粗糙的房子,項目經理要跳樓自殺N次。
時光一晃,那都已經是12年前的事了,如今能“活下去”才是真功夫。
2021年度,規模房企銷售額整體負增長,百強房企銷售額同比降3.5%,其中有8成房企,沒完成年初制定的保守得不能更保守的年度業績目標。
拿地方面,中指院數據顯示,TOP100房企2021年拿地總額為25377億元:
在銷售和拿地兩項數據上,規模房企都出現了歷史上少有的下滑。
行業艱難,無處不卷。
萬科“四不要”是一個標志性事件,只不過把地產行業人才過剩的那層窗戶紙,給捅破了。
所以引發行業大范圍討論。
節后,2022年A股首個交易日,數字虛擬人賽道沸騰,有相關個股一字漲停。
風出元宇宙,這年代只要不是人,都比是人受歡迎。
郁亮通前陣子過朋友圈,祝賀崔筱盼榮獲2021萬科總部“最佳新人獎”,很多萬科人在2021年,都曾和崔筱盼有過郵件往來。
從頭像看,這位小姐姐丹唇外朗、明眸善睞,顏值直追劉亦菲,比肩高圓圓,符合國人傳統審美。
直到她憑借“最佳新人獎”在公司內部出道,一些萬科人才明白:原來我的美女同事不是人。
崔筱盼是萬科首位數字化員工,工作是催辦。郁亮發圈透露:她催辦的預付應收/逾期單據核銷率達到91.44%。
有顏就是好。像狗蛋那樣內心清澈但長得油膩的,去做地推發傳單,效率都比別人低。
這位負責催辦業務的虛擬人出自萬翼科技,該公司為萬科旗下專門從事地產科技研發的。
意味著萬科未來還會研發,然后“雇傭”更多的虛擬人。
所以我跟狗蛋說,其實萬科“歧視”的不是你,不是在恒大、泰禾干過的人,而是在座的所有人。
這年頭雇傭一個真人可太麻煩了:提倡加班需謹慎,“996”違法;批評員工要拿捏得當,不能讓員工感到是被PUA……
虛擬人就不一樣,插上電就能讓它一年干365天,每天24小時不間斷。
開心了發它一個優秀員工獎,不費錢。不開心了想解雇它,拔掉電源就行。
自2018年以來,萬科一直在折騰組織重建和事人匹配,2021年人事也大變動了好幾輪,5大區域拆成7大區域,劉肖和王海武調整職務。
不久前,他們又對人事架構大動刀,上海區域區首換新,無錫、杭州、南京等城市的城市總也上新。
在中高層人事方面,“戰略大師”兼“焦慮大師”萬科還在無止境地變陣。
這大概是“大江大?!庇媱澋某掷m。
郁亮曾說,“一個組織一定時間成熟之后就有必要跨區域流動,否則會固守一方,難免會產生一些懈怠的心態。大江大海是活水計劃,讓水活起來?!?/p>
如果有一天,中高層也都是機器人就好了。
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資產界立場。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本文由“地產風聲”投稿資產界,并經資產界編輯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
原標題: 萬科所愛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