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編輯部、CRIC研究
行業利潤率正在加速探底。
01 行業利潤規模出現負增長
在房住不炒、行業降杠桿的背景下,監管持續從嚴。對行業而言,最直觀的變化便是銷售規模增速逐漸放緩,至2021年,部分房企甚至出現規模負增長的情況,基于此,行業利潤增速自2018年以來不斷下滑。
上市房企年報季已接近尾聲,企業各項數據指標均已降至歷史較低水平。
根據CRIC統計,57家典型上市房企整體營業收入為39129億元,同比去年增長16%,增速中位數為14.4%。與此同時,營業成本加速上漲,57家典型上市房企營業成本合計30804億元,較去年同比增長24%,增速中位數約為20.7%。
如此看來,典型上市房企營業成本增速高出營收8個百分點,而中位數增速則高出逾6個百分點。實際上,2019年以來,行業營業成本增速均高出同期營收增速。
在營收和營業成本增速不匹配的擠壓下,行業利潤增速放緩,直至出現負增長。
CRIC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行業典型上市房企整體實現毛利潤規模7819億元,企業毛利潤增速的中位數為同比降低2.3%。整體實現凈利潤3620億元、歸母凈利潤2629億元,企業凈利潤增速和歸母凈利潤增速的中位數分別為-22.4%和-26%。
圖:2017-2021年行業典型上市房企營收、利潤規模及增速(億元)

注:為與H股上市房企統一口徑,A股上市房企毛利潤計算中扣除稅金及附加
數據來源:CRIC、企業公告
行業整體盈利能力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
從利潤率指標來看,2021年57家典型上市房企毛利率中位數同比降低4.4個百分點至19.3%。凈利率和歸母凈利率的中位數也分別降低3.0和4.3個百分點至7.7%和4.7%。
自2019年以來,房企整體毛利率、凈利率以及歸母凈利率水平開始呈現下行趨勢,而過去一年,房企上述數據降幅較2020年進一步明顯擴大。
企業各項利潤率指標下降至歷史低點,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行業規模增速放緩,銷售去化壓力大,打折促銷、以價換量屢見不鮮,房企增收不增利的現象進一步加劇。
此外,規模房企低利潤項目仍然處于結算期,利潤出現下降,但當期費用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仍然偏高,兩者并不匹配。
值得注意的是,在行業下行壓力下,部分企業結合市場風險對部分項目和股權投資計提資產減值,對利潤表現也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圖:2015-2021年行業典型上市房企整體利潤率水平及變動

注:為與H股上市房企統一口徑,A股上市房企毛利潤計算中扣除稅金及附加
數據來源:CRIC、企業公告
02 近九成房企利潤率普降
增收不增利仍然是當下房地產企業面臨的普遍現象。
隨著疫情基本穩定,項目建設、交付結算進度平穩推進,2021年約有75%的房企實現營收正向增長,但毛利潤、凈利潤增長卻不盡如人意,過半房企毛利潤(剔除稅金及附加)下降,凈利潤下降企業占到六成以上,超四成房企“收增利減”。
以萬科為例,根據2021年業績報告,萬科2021年全年營收4528億元,同比增長8%。實現毛利潤(剔除稅金及附加)777.6億元,同比減少18.4%;凈利潤380.7億元、歸母凈利潤225.2億元,分別同比降低35.8%和45.7%。
投資收益減少、計提資產減值等成為凈利潤、歸母凈利潤降幅的顯著擴大的主要原因。
從企業利潤率變動來看,無論是毛利率、凈利率還是歸母凈利率,下滑企業均占到近九成,普降態勢依舊顯著,部分規模房企2021年的毛利率降幅均超過4個百分點,且毛利率降至20%以下
大環境下,仍有部分房企積極調整節奏,實現營收與利潤同增。
比如中國金茂,年內加快項目結轉,全年營業收入900.6億元,同比增長50.0%,順利完成了預期的900億元營收目標。實現毛利潤167.6億元、凈利潤77.0億元、歸母凈利潤46.9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8.3%、24.4%、20.8%。
在市場不確定性因素疊加的情況下,科學的把控企業結算進度、結構對于企業營收、利潤規模的穩定與增長意義重大
此外,在地產開發業務利潤率下行大趨勢下,多元業務對于平滑整體利潤率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打造“第二曲線”、挖掘多盈利點已經成為越來越多房企共識,也是未來發展的突破口。
表:2021年典型房企毛利率及歸母凈利率TOP10

注:為與H股上市房企統一口徑,A股上市房企毛利率計算中扣除稅金及附加
數據來源:CRIC、企業公告
房地產行業已進入盤整期,企業經營邏輯正在加速轉變,由于2022年行業仍存在很大不確定性,因此,企業仍需嚴陣以待。
當前,典型上市房企對未來盈利預期基本一致,即短期內毛利率下降已成行業趨勢,中長期來看毛利率將維持在20%-25%合理區間。
行業底層邏輯發生本質改變,高杠桿、高周轉模式無法持續,利潤保衛戰一觸即發,企業“穩利潤”需從精益管理及產品品質入手。
一方面,企業需更加審慎拿地、優選項目,保證項目利潤率水平。另一方面,積極通過戰略精簡、組織架構精簡,提高經營質量及運營管理效率,“降本增效”向管理要效益。同時,在多元業務板塊企業需堅持長期主義,在商業、酒店、物管等業務領域擇優發展,提升資產質量和經營效益。此外,當前市場背景下企業也更應回歸產品,加強產品力打造、關注產品升級迭代、提高產品適銷性,提升產品溢價、以過硬的產品實力穿越行業周期。
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資產界立場。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本文由“丁祖昱評樓市”投稿資產界,并經資產界編輯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
原標題: 房企打響利潤“保衛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