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融評級二部
來源:聯合資信(ID:lianheratings)
2021年三季度,國內股票市場行情波動加大,呈結構性行情,但股票市場交易量維持在高位,兩融業務實現較好發展;投資銀行類項目過會率環比有所下降,IPO、增發和債券承銷金額同比均有所增長;資產管理業務結構持續優化,股票質押業務風險逐步化解。
政策概覽
資本市場改革持續深化,“北交所”成立,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進一步完善;行業延續嚴監管。
2021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意見》,加強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健全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體制機制,提高執法司法效能;證監會發布《證券期貨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辦法》,進一步規范執法行為、提升執法效能,依法從嚴打擊各類證券期貨違法違規活動,切實加大對重大違法案件的查處懲治力度,為建設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提供更加堅實的法治保障。
2021年7月,證監會發布《關于注冊制下督促證券公司從事投行業務歸位盡責的指導意見》,強化監管力度,督促證券公司認真履職盡責,更好發揮中介機構“看門人”作用。
2021年7月,中國人民銀行公布《證券公司短期融資券管理辦法》,自2021年9月1日起開始正式實施。中國人民銀行對證券公司發行短期融資券實施宏觀管理,可根據貨幣市場流動性和金融市場運行情況,調整證券公司發行的短期融資券余額與凈資本比例上限和最長期限。
2021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2021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全球服務貿易峰會上的致辭中宣布,將繼續支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深化新三板改革,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
2021年9月,證監會發布《證券期貨業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基本要求》等2項金融行業標準,規定了證券期貨業網絡安全等級保護的總體要求以及第一級到第四級等級保護對象的安全通用要求和安全擴展要求,適用于證券期貨業分等級的非涉密對象的安全建設和監督管理。
2021年9月,證監會發布《關于修改<創業板首次公開發行證券發行與承銷特別規定>的決定》,取消新股發行定價與申購安排、投資風險特別公告次數掛鉤的要求;刪除累計投標詢價發行價格區間的相關規定,由深圳證券交易所在其業務規則中予以明確。滬深證券交易所、中國證券業協會同步完善了科創板、創業板新股發行定價相關業務規則。
處罰情況
2021年第三季度,華龍證券、國海證券、粵開證券等證券公司因投行業務中未勤勉盡責等原因被證監會立案調查,證券公司監管處罰頻次較2季度有所減少,多家證券公司因營業部內控等問題受到監管措施。
2021年第三季度監管機構開出的證券公司罰單超過19張,主要涉及營業部合規問題;罰單以監管警示函和責令改正為主,無暫停業務資格等重大處罰。2021年嚴監管態勢延續;雖然罰單數量少于2021年第2季度,但證券公司處罰頻次整體保持較高。
一級市場發行
2021年第三季度,我國證券公司各類債務融資到期規模3247.14億元,同比下降16.02%,環比上升26.30%;發行各類債務融資工具規模合計5634.85億元,同比增長23.65%,環比增長56.83%;存量債務融資工具規模有所增長;公司債和短期融資券為發行規模前兩大發行品種。
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債方面,證券公司合計發行了143期公司債,同比增加60期,環比增加74期;合計募資3302.25億元,同比增長40.46%,環比增長112.31%;發行規模占比為58.60%,占比同比上升6.94個百分點。
短期融資券方面,證券公司合計發行了78期短期融資券,同比增加8期,環比增加21期;合計募資1905.00億元,同比增長7.32%,環比增長43.67%;占證券公司總發行規模的33.81%,同比下降5.14個百分點。
次級債方面,證券公司共計發行20期次級債,同比減少2期,環比減少7期;合計募資427.60億元,同比微幅下降0.23%,環比下降39.90%,占總發行規模的7.59%,占比同比下降1.80個百分點。
2021年第三季度,我國證券公司各類債務融資工具到期131期,同比減少18期,環比增加18期,到期規模3247.14億元,同比下降16.02%,環比上升26.30%;發行各類債務融資工具242期,同比增長37.50%,環比增長58.17%;發行規模合計5634.8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3.65%,環比增長56.83%;存量債務規模有所上升。
2021年第三季度,短期融資券發行主體評級均為AA+和AAA,發行利差在主體評級和期限上均具有明顯區分度;AAA和AA+利差有所收窄。
2021年第三季度,證券公司發行利差均值68.34BP,較二季度下降10.99個BP。證券公司發行不同債券品種在不同主體評級和不同期限上均具有明顯區分度,AAA主體發行利率顯著低于AA+級證券公司,AAA級證券公司發行1年期和3年期公司債券利差均值在50.30BP和57.23BP,遠低于AA+證券公司發行同等期限公司債券利率,AA+與AA級券商發行3年期公司債券利差呈與評級等級倒掛狀態,主要系AA級證券公司3年期公司債券具有擔保所致。AA+證券公司發行的5年期公司債券利差略低于同評級下的3年期公司債券,但考慮到三季度內AA+證券公司僅發行了二期5年期限的公司債,該數據沒有可比性。AAA證券公司發行3個月期限短期融資券利差均值在44.43BP,AA+證券公司為82.62BP。AAA證券公司發行各年期次級債利差均低于AA+及AA級證券公司發行同期限的次級債券利差。綜上所述,AAA證券公司在融資成本方面優勢明顯。
2021年第三季度,證券公司發行利差有所收窄,其中主體評級為AAA和AA+證券公司發行利差均值降幅較大,AA級證券公司利差均值有所上升;行業利差均值68.34BP,環比下降10.99BP;AAA證券公司平均利差低于AA+利差78.76BP,差額環比下降21.97BP。
二級市場跟蹤
2021年第三季度,財達證券主體級別上調,華融證券主體及相關債項展望調整為列入負面評級觀察;除“20華融G1”外,二級市場證券公司債券價格整體維持穩定。
2021年4月,受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重組事項不確定性影響,華融證券發行的“20華融G1”價格有所波動。除此之外,2021年以來,證券公司發行債券在二級市場不存在價格大幅波動情況,整體運行良好。
2021年9月,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上調財達證券主體評級至AAA,展望穩定,主要系2021年5月財達證券完成A股上市,資本實力有所增強所致。
2021年9月,聯合資信將華融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主體及“20華融G1”展望調整為列入負面評級觀察,主要系其2020年出現大額虧損,導致凈資產出現大幅下滑。
2021年第三季度,證券公司維持資本補充趨勢。
2021年第三季度,證券公司次級債到期規模為331.50億元,共計發行次級債募資427.60億元。
2021年第三季度,紅塔證券配股計劃進入實施階段,募集資金79.41億元;東興證券和國聯證券的增發方案已經進入實施階段,募集資金分別為44.93億元和50.90億元,預計隨著證券公司各項業務發展,資本補充趨勢將延續。
2021年前三季度,證券公司整體經營情況良好。2021年前三季度,證券市場行情有所波動,股票成交額和融資融券規模處于高位,證券市場投資熱度不減,證券公司整體經營情況良好。
自營業務
2021年三季度,股票市場指數震蕩,呈結構化行情;債券市場指數小幅上升,十年期國債收益率整體有所下行;上市券商自營業務收入增速放緩,投資收益有所分化。
截至2021年9月末,上證綜指收于3568.17點,較上季度末下降0.64%;深證成指收于14309.01點,較上季度末下降5.62%;第三季度A股市場震蕩加劇,且不同板塊分化明顯;中債綜合凈價(總值)指數為102.95點,較上季度末上漲0.76%,基本持平;十年期國債收益率7月份下行,8-9月窄幅震蕩,整體有所下行;信用利差整體有所回升。2021年前三季度,上市券商合計實現自營業務收入1243.79億元,同比增長9.98%,增速有所放緩,上市券商的投資收益有所分化。
經紀業務
滬深兩市的交易活躍程度很高,經紀業務具備較強的增長動力。
自2020年三季度股市交易活躍程度達到階段性峰值以來,股市交易的活躍程度有所下降,但一直維持在歷史的相對高位,滬深兩市成交額基本穩定在50萬億元規模上下。2021年三季度,滬深兩市成交量83.03萬億元,環比增長58.12%,同比增長19.88%;市場交投活躍程度大幅攀升,滬深兩市成交額創歷史新高,整體看,經紀業務具備較強增長動力,有力支撐證券公司收入增長。
投行業務
發審委/上市委/并購重組委員會審核家次和過會家次環比有所增長、同比有所下降;包括IPO在內的項目過會率環比有所下降,但仍維持在較高水平。
2021年三季度,發審委/上市委/并購重組委員會審核項目總家次及通過家次分別為263家和244家,分別為二季度的1.34倍和1.32倍;其中IPO審核家次及過會家次分別為147家和130家,通過率為88.44%,環比下降4.03個百分點。隨著注冊制的落地,發審委/上市委/并購重組委員會審核項目數量在2020年下半年達到峰值,雖然2021年三季度的審核及通過項目數量較二季度大幅增加,但較上年同期仍有所減少。
IPO發行和增發金額穩步增加,股權項目募資規模環比小幅增長。2021年三季度,各類股權類項目募資總額環比增長3.56%,主要系IPO發行金額和增發募集資金規模的增長(分別環比增長18.50%和6.09%)。IPO和增發仍為股權類項目募集資金的主要方式,2021年三季度,通過上述兩種方式募集資金的金額分別1597.57億元和1678.43億元,占募資總額的比重分別為38.45%和40.39%。
證券公司債券承銷規模同比、環比均有一定幅度增長。2021年三季度,證券公司各類債券承銷金額3.07萬億元,同比增長7.45%,環比增長8.64%。
資管業務
資產管理業務規模保持下降趨勢,集合計劃占比有所增加。“資管新規”過渡期進入“倒計時”,截至2021年6月末,證券公司資管業務總規模延續下降態勢,主要系定向資管計劃的壓降;集合計劃和私募基金管理規模穩步增長;證券公司資管業務仍以定向資管業務為主,但占比持續下降,集合計劃占比繼續提升,私募基金占比雖有所增長但占比仍較小,資產管理業務整體結構有所優化。
信用交易業務
2021年三季度,滬深兩融余額隨市場活躍度攀升不斷創出新高。2020年至今,證券市場持續回暖,滬深兩市兩融余額呈增長態勢。2021年一季度,滬深指數有所調整,兩融余額在1月達到階段性高點17156.53億元后有所回落;2021年二、三季度,隨著市場活躍度的攀升,兩融余額不斷創出新高。截至2021年9月末,滬深兩市兩融余額18415.25億元,較上季度末增長3.21%。
質押股份市值以及質押股數占總股本比重持續下降,同時證券公司大規模計提減值準備,股票質押高比例質押風險進一步緩解。截至2021年9月末,股票質押市場質押股數占總股本比6.01%,較二季度末下降0.36個百分點;市場質押股份市值合計41846.22億元,較二季度末下降2.48%。控股股東(按第一大股東口徑統計,下同)持股質押比例超過80%的上市公司家數293家,較二季度末減少15家,高比例質押風險進一步緩解。
根據已披露的2020年年報情況,2020年上市證券公司計提信用減值損失271.98億元,占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比重分別為5.62%和14.52%,計提比例較高,將降低存量股票質押風險項目對證券公司未來盈利能力的影響。
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資產界立場。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本文由“聯合資信”投稿資產界,并經資產界編輯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