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財經五月花
來源:財經五月花(ID:Caijing-MayFlower)
—摘 要—
銀保監會肖遠企表示,“一定要看到未來銀行不良貸款的形勢還是比較嚴峻,潛在的不良貸款還有可能增加,我們都作了壓力測試,有相應的預案。”
“2020年確實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對銀行保險機構也確實產生了一些影響。但是從目前來看,比我們年初預估的要好很多,銀行業保險業風險總體可控。”在1月22日國新辦舉行的銀行業保險業2020年改革發展情況發布會上,銀保監會首席風險官兼新聞發言人肖遠企表示。
在會上,銀保監會副主席梁濤介紹了銀行業保險業2020年改革發展情況,據他透露,2020年銀行業處置不良資產總額達到3.02萬億元。此外,梁濤和肖遠企還就近期備受市場關注的互聯網平臺壟斷問題和房地產領域重點問題作出了介紹。
全年處置不良資產逾3萬億,未來形勢依舊嚴峻
對于銀行業來說,2020年無疑是特殊的一年。嚴峻復雜的國內國際經濟形勢,疊加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沖擊,銀行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在會上,梁濤就2020年銀行業、保險業的經營指標和監管指標作了通報。
據梁濤透露,2020年末,銀行業金融機構總資產319.7萬億元,同比增長10.1%。總負債293.1萬億元,同比增長10.2%。
與此同時,人民幣貸款增加19.6萬億元,同比多增2.8萬億元。民營企業、制造業貸款分別增加5.7萬億元、2.2萬億元。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貸款、信息技術服務業貸款同比分別增長30.9%、20.1%、14.9%。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持續提高。
在主要經營和風險指標方面,一個值得關注的數據是,2020年銀行業處置不良資產總額達到3.02萬億元。
“通過清收、核銷、轉讓等多種形式,處置了這么多不良資產,力度前所未有,金額也是歷年最高。”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首席風險官兼新聞發言人肖遠企對此表示。
梁濤介紹稱,截至2020年末,不良貸款余額3.5萬億元,較年初增加2816億元;不良貸款率1.92%,較年初下降0.06個百分點;逾期90天以上貸款與不良貸款比例76%,較年初下降5.1個百分點。“
除此之外,肖遠企還從處置不良資產資產的資產管理公司角度提出要求,“資產管理公司的主業就是做不良資產的處置、管理、盤活,這是它的主業。所有的資產管理公司都必須要回到這個地方來,把主業突出。其他的業務,不是不良資產處置管理的這些業務,也要為不良資產處置做好管理服務,起到對不良資產處置管理這個主業的補充作用。”
對于2021年銀行業金融機構的不良貸款率的情況,肖遠企表示,“一定要看到未來銀行不良貸款的形勢還是比較嚴峻,潛在的不良貸款還有可能增加,我們都作了壓力測試,有相應的預案。”
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不是針對某一家企業”
在會上,有記者提到近期備受市場關注的互聯網平臺企業反壟斷問題。
對此梁濤表示,近期金融管理部門約談了螞蟻集團等一些互聯網平臺企業,指出其在發展金融科技、提高金融服務效率和普惠性方面發揮了創新作用,提高了金融服務的效率和包容性。但是也指出了它們存在的違規監管套利、壟斷經營、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等問題。
“金融管理部門按照‘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的基本要求,采取了規范性措施,開展了清理整頓。這些措施符合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等市場經濟發展規律和法治要求,符合人民群眾和各類市場主體的根本利益,與支持民營企業長期穩定健康發展的目標完全是一致的。”
梁濤強調,有關舉措不是針對民營企業,也不是針對某一家企業,不會影響相關企業的正常業務發展。
此外,梁濤亦對目前市場上“銀行對相關領域的民營企業開始惜貸斷貸的情況”作出了回應。
“據了解,確有個別情況,我們認為這是不符合‘兩個毫不動搖’基本精神的,應當予以糾正。銀保監會鼓勵銀行保險機構依法合規的與包括被約談企業在內的互聯網平臺企業開展合作,金融支持政策不變、力度不減。”
梁濤還表示:“我們注意到部分互聯網平臺企業被約談后整改的態度較為積極,有了初步的效果,我們相信,經過自身的整改規范,互聯網平臺企業將堅守服務實體經濟和人民群眾的本源,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意識,在服務實體經濟和遵從審慎監管的前提下守正創新,成為支持國民經濟發展、助推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力量。”
對房地產等重點領域的風險提前采取措施
一直以來,房地產領域的風險問題對于銀行業具有重要影響,據肖遠企透露,銀保監會對房地產領域建立房地產融資全方位、全口徑的統計體系。
“銀保監會前期與人民銀行一起發布了對房地產融資的集中度管理通知,如果說銀行房地產風險暴露金額超過了凈資本一定的比例,必須采取有關措施。同時,我們也密切關注觀察不同地區、不同城市房價變化的情況,因城施策,與其他部門和地方政府一起采取相應的措施,這些措施都是動態的,根據各個地方的情況隨時調整。”肖遠企表示。
2020年12 月 31 日,銀保監會聯合人民銀行共同發布房地產貸款集中度通知,對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房地產貸款余額占比及個人住房貸款余額占比作出了規定。
在肖遠企看來,銀行集中度的監管,不光是對房地產,還有對所有行業的企業,從銀行的交易對手來看,從行業、從單一企業或單一集團,一直就有集中度監管的規定。
“其實對房地產發的這個通知,不完全是個新的東西,過去集中度管理一直都有。”
據肖遠企介紹,集中度是跟風險資產暴露和凈資本掛鉤。“比如我們過去要求對單一企業的集中度不能夠超過資本的10%,對集團不能超過15%,對行業不能超過25%,都有這樣的規定。”
此外肖遠企表示,今后要根據一直以來的集中度管理規定和這次發的通知的要求,密切監控銀行業對房地產的融資,確保房地產融資平穩有序。他認為,這一通知對按揭貸款影響不大,“按揭貸款是非常分散的,無論是從規模還是從范圍,在集中度里面影響都不是太大。”
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資產界立場。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本文由“財經五月花”投稿資產界,并經資產界編輯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