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紹志
來源:匯執(ID:zhixinglawyer666)
糾正定向思維,終本案件也有可為,而非“已死”案件
很多訴訟律師對于終本案件,進行了檔案管理并做了電子歸檔,可以隨時翻閱到案件的歷史卷宗,每隔一段時間委托人問起來,翻翻卷宗能夠把委托人對付過去。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忘了,是的,就是忘了。究其根本原因是這些終本案件在律師的潛意識里已經“死了”或者 “瀕臨死亡”,或許對于“瀕臨死亡”的終本案件短時間內還有印象或者委托人催問得比較勤的案件有印象,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律師心里就真的“死了”。
因此,如何有效的管理終本案件,首要的因素或者條件是糾正以往的定向思維,終本案件并非“已死”案件,而是可以通過有效管理,挖到“礦”的案件。這里說的管理終本案件并非僅僅是針對某個單個終本案件,因為有的單個終本案件的確無力回天,管理終本案件是將律師積累的各類終本案件進行管理。現在越來越多的律師團隊專注于執行,越來越多的律師專做終本案件,就是對此最好的證明。因為,這部分律師看到了市場上大多訴訟律師的選擇,看到了終本案件的機會。
二
合理利用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管理終本案件僅僅是進行檔案管理是不夠的。現在眾多的寫作軟件或APP被執行團隊用于案件的管理,團隊成員可以隨時看到案件的進度,在恰當的時間節點采取相應的措施。
眾所周知,終本案件并非都是沒有財產可供執行的案件,現在很多案件因為法院執行量大、法官人少案多,能夠不處置的都不處置,先終本再說。因此,很多執行案件即便首查封了財產,也可能因為財產不具備處置條件而終本。那么當終本案件過多時,利用恰當的工具能夠保證效率,且不容易出錯。比如,承辦批量案件的律師,可以利用工具顯示出來第一次執行中財產查封的狀況,包括具體地址、權證號、查封時間,那么在查封期限屆滿前,可以通過工具批量查詢到期時間,并做好相應的續查封,保證首查封為后續的處置或處置權移送后的參與分配做好準備。(關于首查封和續查封的重要性,見本公眾號專篇“首查封的威力”、“續查封-案件終本后不可忽視的環節”)
三
深度挖掘財產線索
終本容易,恢復難。法官采取的終身負責制,即便現在很多法院對執行局內部進行劃分,有專門處理終本案件的團隊,但是終本案件仍然掛在原執行法官名下。
同行中有的就是從法院執行局出來的,每年800到1000件的執行案件,這個數據說出去可能會被一些一線城市法院執行法官鄙視,因為可能他們承辦的案件量更大。因此,終本案件的恢復,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執行律師挖掘財產的能力。你能找到財產線索,你就有底氣跟法官說恢復執行。(關于如何挖掘財產線索,見本公眾號專篇“執行律師教你如何多維度挖掘被執行人的財產線索”)。
四
修復失聯,曉之以情,動之以理
被執行人的狀況,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會隨之變化。有可能會變好,重新具備償還能力或新添了資產;有可能會變壞,徹底“翻不了身”。律師除了通過法院“五查”和調查令等各種途徑了解被執行人狀況外,直接跟被執行人溝通也是不能放棄的手段。特別是對于批量處理執行案件的執行團隊,修復失聯是整個化解不良環節中不可缺失的,有專門的客維人員負責修復失聯。
修復失聯后,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直接跟被執行人溝通,能夠最直接的了解被執行人的人物畫像、心理動向。隨著法治的進步,現在的溝通工作已經與“暴力催收”涇渭分明了,更講究了解被執行人的心理,做好心理疏通工作,陳述利害得失。“心靈雞湯”與法院的拘留、拒執罪更配哦。
五
團隊執行力
從“意識”到“方法”都有了,那么最后要管理好終本案件就看律師及團隊的執行力了。挖掘財產難、說服法官恢復難、修復失聯更難、但是都是做出來的。只有意識和方法都得到執行,才會有效果。
結語,終本案件并非“死”,挖礦還得鋤頭利,鋤頭再利不躬親,終本還是早放棄。
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資產界立場。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本文由“匯執”投稿資產界,并經資產界編輯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
原標題: 律師如何進行終本案件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