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小妹
來源:風財訊(ID:fengcaixun)
企業跨界轉型,通常以收購優質標的為標準動作。但位于深圳的房企皇庭國際卻上演了一出截然相反的戲路。
11月10日,皇庭國際收到深交所的三季報問詢函,重點指向皇庭國際增資意發功率。
問詢函指出,2021年8月4日,皇庭國際擬以6097萬元收購意發產投基金實繳總金額的20%。近日,皇庭國際稱擬對交易方案進行優化調整,調整為由公司全資子公司皇庭基金向意發功率增資人民幣5000萬元。意發產投基金持有意發功率66.67%的股份,屬于意發功率的控股股東。
深交所要求皇庭國際說明,自8月籌劃交易事項以來的具體進展情況,變更交易方案的主要原因和具體決策過程,相關增資事項是否需履行行業主管部門審批或備案程序,增資事項是否存在實質性障礙,是否存在終止實施的風險,如是,請充分揭示風險等。
從行業競爭力、財務數據來看,皇庭國際增發對象意發功率都算不上優質標的。
資料顯示,意發功率成立于2018年10月,是江西省第一家芯片制造公司,主要從事功率半導體器件及智能功率控制器件的設計、制造及銷售,產品應用于工控通信、工業感應加熱、光伏發電、風力發電、充電樁和新能源車等領域。
市場觀點表示,半導體行業的特點在于投資周期長,頭部效應明顯。
皇庭國際亦指出,雖然標的公司在技術、管理、客戶等方面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但在未來的經營中仍將面對行業競爭加劇、產品價格波動、技術更新換代等風險。
查詢財務數據發現,意發產投基金實、意發功率處于連年虧損狀態。2020年、2021年1-4月意發產投基金分別虧損1319萬元、2355 萬元;2020年,2021年1-4月意發功率分別虧損1200.60 萬元、2329.17萬元。對此,皇庭國際則有所認知,表示如果意發功率繼續虧損,將影響公司業績。
相比意發功率經營狀況,皇庭國際有過之而無不及。
皇庭國際的主營業務的是商業不動產綜合運營服務,2021年上半年的主要收入來源于商業運營服務、物業管理服務、融資租賃服務及其他。數據顯示,自1993年上市以來,皇庭國際的年度營收從未超過10億元。2020年,皇庭國際營收6.86億元,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2.92億元。2018-2020年,皇庭國際的歸屬凈利潤分別同比下滑24.55%、44.9%、684.99%,已經連續三年下滑。
本就連年虧損的皇庭國際,跨界收購一家虧損的芯片制造企業,對于短期內改善公司的財務狀況顯然影響有限,這筆收購的真實意圖不免令市場深思。
02 “莊股”嫌疑
一個細節或許是揭開這迷霧重重收購的關鍵所在。
8月4日,皇庭國際首次披露擬以6097萬元收購意發產投基金實繳總金額的20%公告前兩天,即8月2日和8月3日,皇庭國際股價連收兩個漲停板。
股價異常波動,引起監管機構關注。8月5日,深交所向皇庭國際下發關注函。對于公司股票連續兩個交易日漲停,深交所要求該公司提供與交易相關的內幕信息知情人名單和交易進程備忘錄,自查相關公告披露前是否存在向特定對象泄露有關內幕信息、是否存在違反公平信息披露的情形,并詳細說明相關知情人在敏感期買賣公司股票的情況。
對此,皇庭國際公告表示,經公司自查及問詢股東等相關方,相關公告披露前不存在向特定對象泄露有關內幕信息、違反公平信息披露的情形。
一次偶然的股價異常,似乎并不能說明關鍵問題。但皇庭國際自身支付及償債能力較差,對于這筆交易能否達成需要打上問號。
深交所問詢函亦指出此點:2021年三季報顯示,皇庭國際貨幣資金期末余額9070萬元;已逾期未償還債務金額為32.57億元,部分銀行賬戶被凍結,支付及償債能力較差。
深交所要求皇庭國際說明貨幣資金的受限情況,并結合公司自身財務狀況 說明本次交易是否具備足夠支付能力,公司無法按期支付款項可能承擔的賠償責任,公司披露“仍在與意發功率的核心管理團隊洽談股權收購及合作事項”的具體情況,并說明公司披露的相關內容是否存在誤導投資者的情形、是否存在炒作股價的情形。
換句話說,皇庭國際自身支付即償債能力較差,收購意發功率是一件不確定事件,但仍然披露收購事件正常進行的消息,再加上此前連續兩日股價漲停,難免不令市場猜疑其真實目的:跨界只是一個幌子。
一位豐富投資經驗的人士表示,一般莊股有三種現象,投資者需要警惕。其一,消息發布之前,股價異常波動;其二,企業會發布一些信息蹭熱點;其三,管理層對于業務表述呈現不誠信的態度。
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資產界立場。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本文由“扒財經”投稿資產界,并經資產界編輯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
原標題: 虧損收購虧損,深交所兩問皇庭國際